與王次恆老師交流   廖錦棟

昨晚與演奏家王次恆老師交流,討論到吹簫的運氣問題,在此分享:

王老師是竹笛專家,兼吹洞簫,他的簫聲飽滿,且細膩度的操控也很嚴謹,尤其音色變化與張力變化,都有深厚的功夫.兼用竹笛技法,他的簫曲靈活流暢,變化豐富.

談到簫聲的飽滿度,他提出了[著力點]的論述,用氣的著力點要深,由丹田的張力直出,讓氣流渾厚有勁.由丹田直接操控簫聲的氣力.

近幾年來我一直不再練習簫聲的飽滿度,朝向細膩度下工夫,讓吹簫很輕鬆,可以入靜定;王老師說得有道理,有飽滿的範圍可以不用,但需要練就飽滿度,對應用範圍與健康都有幫助.


我帶了那兩把紅竹實驗深疊共鳴北簫讓王老師檢驗,他試吹後讚嘆第一次見到這麼好的簫,性能與音色都相當滿意;當下試吹了一曲,仔細觀察王老師的吹奏,音色的共鳴與純度變化,張力的變化,還有簫聲雜音比等等,都有相當的完美度.而他的口風是以緊口風操控,與文松的鬆弛方向是有顯著不同,在長音處理上,他以規則性氣振音為習慣,也是有些差異.

王老師很坦率的指出大家的缺點,尤其用氣的著力點太高是普遍的現象(他說所有吹管人百分之九十八都有此問題),值得大家好好體會加強.我個人認為以著力點出發,可以更明顯意守丹田,還有一次到位的吸氣過程,確實對腹式呼吸的下沉有幫助.這是一次有收穫的雅集.

多學習別人所長,但有些方向也值得深思,例如簫音的飽滿與鬆弛,見仁見智,可以學習,但不須以此為表現主力,例如喜歡音色飽滿的人,會覺得寧靜鬆弛質感的簫聲是虛而無力,這就好比法師與武士比力氣,當然法師很虛弱,但心境與智慧是完全兩回事.

王老師吹的飽滿度除了重疊泛音外,因為用氣由丹田加一點力量,讓音量更顯著增加,有如吹笛一般力道.

簫音的亮麗甜美,其實我覺得這樣就夠了,不過他建議該開拓大音量的張力,這樣變化空間更大.我認為那是舞台表演的效果會更好.自我陶醉還是優美順暢,吹得舒服就好.

王老師所採用的緊口風與塚本平八朗先生的鬆口風,剛好成反向對比!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松記於2004/9/1

指導下腹部著力點的示範      試吹文松簫作品

北派笛藝大師曾永清,簽送海報留念

照片提供:周憲衛先生

返首頁